林邊在西元1604年就在世界地圖展現,他的名字叫pangsoga(放索)台灣原住民除了熟知高山族,另有居住在平地的平埔族。在林邊的平埔族屬於今天所說的馬卡道族,早在荷治時期即已見於史書,當時之聚落人數可達千人之多就是所謂的放索社。屏東平原在早期有「鳳山八社」,放索社即其中之一

 當漢人由閩粵移墾林邊,放索社之原住民或有些與漢人通婚、或有些遷移他處有往南到恆春半島,有往大武山山腳下,有往東遷移到台東,安瀾宮內之姥祖金身述說著這一段遷移與認祖歸宗的故事。崎峰姥祖廟小廟建築屬於簡樸馬背造型,不似村廟燕尾型式,是否有特別含意,值得日後繼續探討。光林村潘姑娘廟,民俗學者稱平埔族的姥祖廟,當地居民認為是荷蘭嬤,早在一六三七年荷蘭人曾在放索社設學校與傳教,傳說潘姑娘(當地人叫潘婆嬤)為荷蘭基督徒。
 

 林邊放索社的平埔族,是屬於西拉雅族的馬卡道支系,三百多年來,荷蘭人教化他們,漢人治理他們使得原來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帝力於我何有焉」的生活,逐漸消失殆盡,如今留在林邊的平埔族遺蹟,還有三處。

 其是放索安瀾宮,壁上石刻寫著約三百六十年前,聖母娘娘來到此境,接前老祖之草廟,做護國佑民的工作,其廟址為豐作路東邊,即放索舊部落塭邊經常在這廟裡進出的它人家還時談論著,某芋大學教授帶領學生來此作田野調查,中央研究院某位教授也曾光臨,文史愛好者更是經常造訪,言談闁不難感受到當地老輩人對歷史根源的驕傲。遺蹟之二是在放索和崎峰村之間路旁一座小廟,廟中的老祖金身被圍在鐵欄杆內,靜靜坐觀車來人往的紅塵,似乎並不在意已被忽略許久。另一處遺蹟則是林邊國中旁的潘姑娘廟,不知是否因為這位姑娘姓潘的緣故,所以被認定為平埔族遺蹟。在地方上,人們也稱這座廟為番婆廟。

 傳說番婆媽是荷蘭的基督徒,在村內傳教,而且因為略諳醫術,救人無數,深受村民愛載,所以在 她辭世之後,住民感念恩德,所以就尊稱她為番婆嬤,一如民間信仰中的媽祖婆或土地婆,代表的是一種感恩帶德的誠意。